Friday, September 18, 2015

我的中學同學會

和往年一樣,今年的農曆新年中學同學會,依舊是那幾個熟面孔。大家自動自發來到每年聚會的場所—佩蕾的家。佩蕾的姐妹一如往常地向我們一群老同學打招呼,加上同樣的一句話:只有你們這幾個哦?新年快樂!

同學會前約兩個禮拜,寳祥自綫上聊天室要我組織今年的同學會,這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被我當下囘拒了。我們那一屆的同學,不能說凝聚力不強,只能說“派系”太多,分散了大家同聚一堂的可能性。其實中學剛畢業的頭兩年,大家還是會給點面子出席同學會。印象中,人數最齊的一次,是畢業后的那一年,人多得坐滿了佩蕾家的大廳;也因爲人多,各自形成自己的小圈子,有人直到散會了也沒能和另外的同學說到幾句話。那次的聚會,回憶起來滿是尷尬;因爲同學間沒什麽交情卻硬是擠出笑臉話題的場面多的是。中學剛畢業的我們,還學不會圓滑應對,卻也不願意敷衍同窗多年的同學。

反正之後,大家就各奔東西,勞燕分飛;漸漸不再出席所謂的同學會。對我而言,所謂的同學會,更貼切來説是任何人都歡迎來--只要你有空或者高興、抑或是帶着覺得該來憑吊一點過去日子的心情、再不然就是剛好悶在家沒事干的一個聚會。我們總是說,自己最好的朋友都是中學時交的朋友。那時候心思較純,待人較直率;加上大家從小就認識,早已摸透了對方的個性。相同頻率的人自然就混在一起,話不投機或是不對味的同學,在當時若沒有交集,更不用説是現在了。所以,在農曆新年裏,大家都習慣和自己熟悉的老朋友相約碰面。可是老朋友的聚會不叫中學的同學會。只不過,雖然漸行漸遠,大家還是不約而同地把在佩蕾家自畢業后的例年聚會叫作:我們(那一屆)的同學會。至於出席老朋友聚會的人數雖然更多,他們之間大概也逃不掉互問,你今年有參加(在佩蕾家舉行的)同學會嗎?

雖然每年都會在同學會露面,但是我大概是最現實的其中一位。說起來,今年的同學會,我本來沒打算出席,所以之前直接拒絕寳祥的建議;加上過年時小病一場,實在沒什麽心情見人。是閑着無事的佩蕾和華燕先來我家拜年,因爲場地小不適合聊天,這才移師回到佩蕾的家。我們例行開始的話題就是:啊,這算不算同學會?稍后到場的加嘉、厚正、蘭心、佩薇, 提供了一個答案:因爲這是“農曆新年例行活動”,所以即使沒接到通知,就自動出現了。我得承認:相對這群老同學,我對原本不打算見人的念頭感到些許心虛。雖然有那樣的默契,我總是被動等着佩蕾每年初二晚搖電來叫我赴約。看來和我一樣被動的人不少,所以今年出席的同學更加不多。 

撇開沒聯絡、沒交情的同學不談;在即使談得來的同學裏:嫁人的嫁人、娶妻的陪妻子囘娘家,出席同學會已經變成不容易的一件事。就拿我來説:結婚后,外子不擅和我的朋友打交道,我也不習慣帶外子出席有自己朋友的場合。加上中學畢業后,我算是離開家鄉較遠也較久的一位;熟識的同學們聚會時自然會說因爲太遠了所以沒和我聯絡,自己後來也變得孤僻,即使接到聚會通知,也會拿地理距離當藉口而沒赴約。

我這個不良示範,要好得會三不五時自動傳簡訊打電話的朋友就那一、二位,但也不會常常碰面,除非剛好一起回鄉。至於不見面還可以掏心掏肺說心事的好朋友,就更沒必要非得時常相聚。反正符合上述定義的朋友,好幾個不是移民他鄉就是在異地工作;更省得了經常聚會的可能性,大家也都順理成章習慣了對方的遙遠。倒是因爲科技發達,在虛擬世界相聚反而變成很棒的一件事。最重要的,我們可以選擇在感覺最好的時間和地點,向熟或不熟的舊同學遞個問候。網上的世界:聊天室、電子卡、交友網絡、部落格都是可以表達關心的地方。那樣的方式,比較符合現在的心態;也修補了因爲距離和不同想法而已經疏離的人際關係。那樣的方式,也比較適合拙于言辭,或是不想在同學面前裝作還是很熟絡的樣子的我們。那樣的方式,溫和簡單,適當地表達關心,不須要任何回應。有心的人,就靠着那樣的一點綫索,繼續保持最君子的聯絡;此刻無心的人,就等着哪一天想傳遞問候時再聯絡好了。不囘聯倒還好,最怕就是那種會爲了參加網路有獎競賽而必須介紹三五位朋友不等的舊同學,雖然八百年不曾與我聯絡了卻硬把我的電郵給填上;這可真是比三天兩頭轉寄垃圾郵件爛多了。 

話説回來,不管怎樣,我的中學同學會,還是讓人感到開心的。在老同學面前,不用掩飾,有話直説,氣氛融洽;互相調侃過去和現在的身材事業及感情,也互相交換生活情報和勉勵。不由得想,如果佩蕾嫁人了,我的中學同學會,是不是就要成爲歷史?身為佩蕾的好友,我可不想她不嫁人;但是良心發現的我,突然覺得每年可以出席在中學同學會,於老朋友老同學面前不用保留暢所欲言也不是一件壞事。所以我希望佩蕾嫁給來自同樣家鄉的舊同學。在此,我挂保證鼓勵那些還是單身的舊男同學們:目前也同樣單身的佩蕾,越發漂亮,家世清白,無不良嗜好,具賢妻良母特質,值得追求!這樣,我們的同學會就可以年年風雨不改,在佩蕾的家繼續辦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